時尚生活家

“舞廳中的歧視性法律、限制逐漸改革,促使一直以來存在於地下的社群能夠將他們的娛樂文化推向世界”


陳涵

2018-9-13

派對文化探源:DJ與舞廳的崛起

前言

近年隨著Lootopia、Ultra、Tomorrowland、Arcadia、Creamfields等音樂祭陸續登島,臺灣的電子音樂、派對文化在90年代的瑞舞(Rave)喧囂後,再次被推向一波新高峰。然而,每當談論起夜生活與其文化,主流媒體至今仍不時將藥物、性與暴力的污名與之相繫。儘管這幾年由於臺灣各類音樂祭的蓬勃發展,對於派對文化的接受度相較以往已高出許多,迄今為止,大眾對於派對的態度大抵而言仍稱不上友善,前些時候也發生音樂祭活動遭警依法喊卡的憾事。此外,亦與派對文化相關,圍繞著展演空間經營與法規的討論,更是從歌廳秀、民歌西餐廳時期以降就未曾減少,晚近繼續圍繞著小型音樂展演空間(Live House)的營運精神難題開展。

 
 
 
 
 
 
 
 
 
 
 
 
 
 
 

LOOPTOPIA(@looptopiaig)分享的貼文 張貼

 

 
 
 
 
 
 
 
 
 
 
 
 
 
 
 

Ultra Music Festival(@ultra)分享的貼文 張貼

 

 
 
 
 
 
 
 
 
 
 
 
 
 
 
 

Tomorrowland(@tomorrowland)分享的貼文 張貼


Lootopia、Ultra、Tomorrowland等音樂季將派對文化推向頂峰,不過在主流媒體的包裝渲染下,其與性、犯罪、次文化等字眼仍脫不了關係

正如我曾在臺灣音樂書寫團隊EarWorm耳朵蟲提過的,早期舞曲文化與非主流社群的關係,以及由於刻板印象而導致對舞曲社群的偏見、污名化。事實上都可以,也應該透過對社會史、文化史的理解,讓大家重新認識並修正。希望撰述此類文字已久,這次正好藉Wazaiii的邀稿和大家淺淺的聊一下。

DJ的起源

人們現在所熟悉的所謂「百大DJ」票選活動,源於英國舞曲雜誌DJ Mag,最初是1991年由編輯群選出,1997開始以讀者回函的方式進行票選。拜網路媒體所賜,人們得以見到各地DJ的現場錄影,見證他們在舞廳、音樂祭等空間的不同選曲與操作技巧。如今的網路直播,派對DJ從直接與聽眾互動的現場,被帶向電子媒體的平台。

 
 
 
 
 
 
 
 
 
 
 
 
 
 
 

DJ Mag(@djmagoffici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來自英國的《DJ Mag》常運用社群網路效應,分享來自世界各處、值得被分享的DJ們

不過,最早人們口中的DJ,同樣並非在舞廳裡與聽眾互動的氣氛掌控者。1906年,加拿大的電子工程師Reginald Fessenden透過無線電廣播,對聯合果品公司的貨船進行廣播實驗,成為了世上第一個 DJ。而次年,「廣播之父」Lee DeForest在他紐約的實驗室,也聲稱他自己為世界上第一個DJ。在一次大戰後,美國首先開始將電台作為商業宣傳的工具,播放唱片的「Disc jockey」開始周旋於音樂家、發行商與唱片廠牌之間。


↑工程師Reginald Fessenden無意間成了世上第一名DJ


↑發明家Lee DeForest同樣宣稱自己是世上第一名DJ

今日我們所熟知的「舞廳 DJ」,則是伴隨著現代舞廳的發展而來。1943年,英國里茲(Leeds)當地DJ Jimmy Savile首次舉辦收費的現場音樂播放活動,他在二戰期間的這場活動,播放的是美國的搖擺爵士樂。海峽另一頭,納粹德國所佔領的法國,青年們也秘密籌辦他們的「唱片館(La discothèque)」聚會,聽著被種族主義納粹所嚴禁的「黑鬼音樂」-爵士樂,並跳著搖擺的舞步。(參見筆者為Wazaiii撰寫的〈法國舞樂考〉

 
 
 
 
 
 
 
 
 
 
 
 
 
 
 

The KKKonspiracy(@the_konspiracy_is_real)分享的貼文 張貼


↑來自英國的Jimmy Savile是世上首位舉辦收費式live music活動的DJ

當代舞廳的開端

「Disco」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舞廳起源,而它自一開始就帶著反種族主義、反抗法西斯的色彩,並隨著法國與義大利移民一同來到美國。戰後,「現場聆聽DJ 播放唱片跳舞」的舞廳,逐漸取代搖擺爵士大舞廳和點唱機酒吧。不過一切都要等到1969年發生在紐約的一場關鍵事件,才讓美國的外在條件真正準備好迎來這項文化。

石牆起義(the Stonewall Uprising),是以紐約知名同志酒吧「石牆(Stonewall Inn)」為中心延燒的平權運動。在它發生前,美國各州皆有明文的反同性戀法律,以紐約州為例,法律便規定店家不得販售酒類給同性戀者(因此石牆必須宣稱是由客人自備酒類共享的聚會所,且由黑道所經營,也常有威脅舉發、歧視同志工作者的情況)、舞廳男女比例不得低於3:1,且男人與男人之間不得共舞……等。由於這些不友善的法律,使得警方對同志酒吧的恐嚇與騷擾成為常態。

 
 
 
 
 
 
 
 
 
 
 
 
 
 
 

Waterson(@watersonmusicgram)分享的貼文 張貼


↑石牆起義為紐約同志酒吧「石牆」發起的性別平權運動,旨在捍衛同志當時被欺壓已久的基本權益。

1969年6月28日,在一場紀念甫逝女星Judy Garland的聚會中,警方逮捕了數名向女星致敬的變裝皇后(Drag queen)。這舉動激怒了他們,群眾開始將衣物、酒瓶、路磚和一切可拾得的東西砸向警察並翻倒警車。在下批警力支援到達之前,事態已經無法收拾,長久以來過度掃蕩終於讓同志社群壓抑的不滿轉為暴動。《紐約時報》、《紐約郵報》、《紐約每日新聞》和《村聲》等媒體的報導,不僅讓同情和聲援者關注同志人權,也促成了美國「同志解放陣線(Gay Liberation Front)」的成立。

 
 
 
 
 
 
 
 
 
 
 
 
 
 
 

Alessio Calvano(@calvanoalessio)分享的貼文 張貼


↑1969年警方逮捕向Judy Garland致敬的變裝皇后,此舉是壓倒群眾的最後一根稻草,也間接促成美國同志解放陣線的成立

更重要的,在這次事件後,舞廳中的歧視性法律、限制逐漸改革,促使一直以來存在於地下的社群能夠將他們的娛樂文化推向世界。

舞曲精神

1969年情人節開始,受到反文化(Counterculture)運動、啟靈藥物實驗啟發,David Mancuso的派對開始都在他位於NoHo的廠房工作室秘密舉辦。首次的派對名為「Love Saves the Day」,以愛為名,他的派對僅收取少量的入場費,且不若公共場合對於少數社群的歧視,一律接納,無論其種族、性傾向、年齡、階級……等差異。後來人們直接以「the Loft」暱稱他的場地,這裡以音響細緻、族群多元聞名,被眾多曾經親臨過的DJ、舞者以及音樂產業內外各界人士,視為Disco的精神、地下根源。

 
 
 
 
 
 
 
 
 
 
 
 
 
 
 

Scott Rapson(@back_and_forth)分享的貼文 張貼


David Mancuso是「the Loft」的主人,名為「Love Saves the Day」的派對屏除一切不公義的行徑,享受音樂當前,秉持人人平等

一個屬於音樂,無分差異的社群。無怪乎,為數眾多的移民、同志、青少年和移民同志青少年,都成為早期舞曲文化的主要聽眾和支持者。在石牆起義後,the Loft、the Gallery、the Paradise Garage和最為知名的Studio 54(54俱樂部)等舞廳,得以從地下走出來,形成1970年代風靡全球的Disco文化。

 
 
 
 
 
 
 
 
 
 
 
 
 
 
 

Les Christianson(@atomic0179)分享的貼文 張貼

 

 
 
 
 
 
 
 
 
 
 
 
 
 
 
 

Ed(@ed1007)分享的貼文 張貼


↑Andy Warhol、David Bowie都是「Studio 54」的熟面孔

歷史重演

直到1979年,芝加哥一場由「硬蕊搖滾樂迷」所舉辦,名為「Disco Sucks」的焚燒Disco唱片活動,將Disco與它所代表的少數社群文化,再次打回地下。根據目擊者的說法,這些被貶得一無是處的所謂無腦、甜膩舞曲唱片,多數根本就只是Funk、Soul、R&B……等「黑人音樂」。事實上,the Gallery、Studio 54的DJ Nicky Siano也說:「在『Disco』被定名之前,他會稱自己所播放的是『跳舞取向的R&B、Soul』。」

 
 
 
 
 
 
 
 
 
 
 
 
 
 
 

Diane Alexander White(@diane_alexander_whi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Diane Alexander White(@diane_alexander_whi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Diane Alexander White(@diane_alexander_white)分享的貼文 張貼


↑1979年,名為「Disco Sucks」的焚燒Disco唱片活動,將象徵性別平衡的少數族群文化,再一次的打回地下

唱片公司與電台紛紛關閉他們的「Disco部門」。知名舞曲製作人,晚近與Daft Punk 合作再創事業高峰的Nile Rogers,便數次談及這場活動對他事業的傷害。在許多紀錄與討論中,Disco Sucks更被指出帶著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色彩,原先看似針對唱片工業自我再製的一場活動,成了少數族裔和非主流性傾向者的夢魘。

所幸,Disco的精神不久後就同樣的在芝加哥,被由同志舞廳「the Warehouse」帶起的House電子音樂熱潮所繼承(人稱House教父的Frankie Knuckles亦曾是 the Loft的忠實支持、參與者,而在他成為DJ前,青少年時期的他也曾是個變裝皇后!)。而House文化則在它於1990年前後入侵英國後,改變英國流行音樂的生態,也改變了夜生活的風格。進而影響全歐陸舞曲走向,並奠定如今全世界的電子音樂祭的基礎。


Frankie Knuckles帶起House電子音樂熱潮,使得地下文化有機會再度探頭

如今,面對著電子舞曲場景揮之不去的污名,在批評電音活動、音樂祭商業化、音樂商品化之時,也必須特別謹慎,以防重蹈Disco Sucks的覆轍!

 

◎Photo Via:達志影像, INSTAGRAM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