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酷玩樂團 Coldplay 都要喊前輩!13個必聽英國搖滾樂團:Oasis 綠洲合唱團、Blur、The Smiths...展開史上最派音樂爭霸戰!”


陳涵

2021-9-17

酷玩樂團 Coldplay 都要喊前輩!13個必聽英國搖滾樂團:Oasis 綠洲合唱團、Blur、The Smiths...展開史上最派音樂爭霸戰!

英搖(Brit-Pop)是什麼?

「迄今為止,一切存在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所有馬克思主義者琅琅上口的這段話,大概同樣可以套用在 90 年代的英倫搖滾樂:Blur 與 Oasis 的英搖大戰,前者代表都會中產階級的南方,以政治經濟之都倫敦為中心;後者則代表工人階級的北方,以工業都市曼徹斯特為代表。

 

1990 年代,英國工黨籍前首相布萊爾(Tony Blair)以超越左右(派)的「第三條路」政治理念/政策席捲國會,獲得史無前例的支持率登上首相職,他的民意基礎正是源於以 Oasis 為首的許多英國搖滾樂以及其支持者,他們甚至受邀進入唐寧街 10 號(首相官邸)參與社交活動。即使到了今天,Noel Gallagher 依然認為這位曾派兵支援小布希入侵阿富汗的首相,是他所認識「最後一個有些道理的人」。不過,與其說那是政客的勝利,不如說是人民的勝利,特別是搖滾樂在當時所代表的 ‘90s 青年世代。在 Netflix 紀錄片影集《流行樂本色》裡,旗下擁有多組樂團的傳奇經紀人 Jane Savidge 說:「所有愛英搖的人都把票投給了他。」

↑英國工黨籍前首相布萊爾與 Noel Gallagher

↑Netflix 紀錄片影集《流行樂本色》

 

6大西洋危險系嗆辣歌姬:Dua Lipa 杜娃黎波、Billie Eilish 怪奇比莉...這些樂壇霹靂嬌娃的音樂你扛不住,造型你撐不起!

6大西洋危險系嗆辣歌姬:Dua Lipa 杜娃黎波、Billie Eilish 怪奇比莉...這些樂壇霹靂嬌娃的音樂你扛不住,造型你撐不起! 這次主題是有別於一般偶像,帶有獨特風格的女性音樂創作者,而要符合這項標準,對我來說除了具有不跟風的特質之外,更重要的是具有視覺與聽覺的共感能力,如何在外顯的穿著造型與創作產

10大經典夢幻流行樂推薦!Cocteau Twins、王菲、The Weeknd...從 Dream Pop 聽見夢境的聲音!

10個經典夢幻流行樂代表推薦!Cocteau Twins、王菲、The Weeknd...從 Dream Pop 聽見夢境的聲音! 一、夢 斯洛維尼亞哲學家紀杰克(Slavoj Žižek)曾說:「現實(reality)是給那些無法承受夢境的人。」夢屬於人們的潛意識,雖不具體,卻往往讓人感覺比現實更貼近事物

媒體通常將「英搖」視為一種英國樂團對美國「油漬搖滾(Grunge)」的回應,在這波樂團回應中形成一股力量,把積累多年能量的英國「另類搖滾」引薦給主流聽眾。音樂的影響跨界接軌,青年藝文工作者(如:Young Brittan Artist 組織)、時尚工作者(例如:John Galliano、Alexander McQueen……等當初的新銳設計師)共同形成文化圈的「酷不列顛尼亞(Cool Britannia)」運動,以至翻新了英國本身的國族認同。「酷不列顛尼亞」運動可說是現在所謂「文創經濟」的濫觴(創意經濟的概念正是由此而來)。

↑(左)John Galliano(右)Alexander McQueen

英國的階級傳統

打從工業革命以來,曼徹斯特就是英國最主要的工業重鎮,《共產黨宣言》的共同起草者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正是在 1840 年代於曼徹斯特時期觀察到勞工所受的不平等待遇並寫下《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這本批判資本主義經濟的重要著作。因此,曼徹斯特作為與政治經濟中心的倫敦,總有著完全不同的都市性格。在1970 年代,曼徹斯特便曾孕育出 Joy Division、The Smiths 這樣陰鬱的後龐克樂團和場景。

↑Joy Division 樂團

↑The Smiths 樂團

Joy Division〈Love Will Tear Us Apart〉,在 Ian Curtis 於 1980 自死後樂團以 New Order 之名持續,並成為後來新浪潮(New Wave)音樂無可取代的先驅者。

↑Joy Division〈Love Will Tear Us Apart〉

還記得《戀夏五百日》中 Summer 最愛的樂團嗎?The Smiths!主唱 Morrissey 和吉他手 Johnny Marr 都是獨立音樂教父級的人物,他們也被譽為英國最重要的另類搖滾樂團之一。

↑《戀夏五百日》- I Love The Smith Scene

1980 年代的曼徹斯特以轉型並舞曲化的 New Order 和維持獨立風格的 The Smiths。特別值得一提的是 Joy Division/New Order 的唱片廠牌為曼徹斯特在地的 Factory Records,他們與 New Order 帶起英倫第一波瑞舞(Rave)風潮並經營第一間舞廳:開幕於 1982 的 The Haçienda(FAC51)。有著和芝加哥、底特律類似的工業都會背景,曼徹斯特很自然地成為歐洲最早接受Acid House、Techno 的城市。

↑The Smith-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

電影《24 小時狂歡派對》(2002)講述的正是曼徹斯特的地下音樂由龐克至瑞舞的場景,電影名稱來自 Factory Records 另一組重要藝人 Happy Mondays 的經典同名歌曲。

↑《24 小時狂歡派對》預告

告別沉悶保守的柴契爾夫人與 1980 年代,曼徹斯特地下音樂醞釀已久的能量完全釋放,新興的電子音樂場景也前所未有地蓬勃:Happy Mondays、Stone Roses、808 State、The Chemical Brothers、The Verve……宣告著下個世代的到來。在受到美國油漬搖滾樂挾著巨大的媒體優勢衝擊後,90 年代的英國搖滾樂團開始思索新的聲音。隨著 Kurt Cobain 於 1994 年去世,油漬搖滾於媒體的聲勢被英國的「南北戰爭」補上。

↑Happy Mondays 樂團

↑Stone Roses 樂團

↑808 State 樂團

↑The Chemical brothers 樂團

↑The Verve 樂團

在英搖爆發前的(地下)音樂場景,也許可以看看 808 State 的這支經典單曲影像。

↑808 State - In Ter Face

英搖戰南北

相對於曼徹斯特的工業、粗獷以至於粗魯,長期政經中心的倫敦就顯得諷刺而詼諧。這也是 1995 年來自曼徹斯特的 Oasis 和倫敦樂團 Blur 在媒體炒作下對壘的背景,一如《流行樂本色》紀錄的那樣,所有國際重大事件,彷彿都沒有這兩團單曲發行日的銷售勝負重要。樂團之間的對決變成意識形態上的階級對決。

↑《流行樂本色》紀錄片

也就是這樣的因素,曼徹斯特在地的 Oasis 雖然在「英搖爭霸」單曲競賽中以 216000 張的成績不敵對手 Blur 的 274000 張,但最終受邀參與工黨政治活動的樂團是他們。昔日工黨冉冉升起的政治巨星布萊爾於 1994 年接手黨魁,在他成功擊敗保守黨擔任首相之前,他就已經在 1996 年的全英音樂獎上擔任 David Bowie 終生成就獎的頒獎嘉賓。這位 1970 年代曾經企圖輟學擔任音樂祭主辦人的政治人物,在當時被認為年輕有為,頗受樂迷們的歡迎,Oasis 的 Noel 甚至在獲獎感言直接呼籲在場聽眾布萊爾是除他們之外唯一真正關心年輕人的人,並做了個經典的左派握拳朝天手勢:「Power to the People!」。

↑Oasis 獲獎感言片段

正如 Noel 說他們代表年輕人、也說自己就是「小伙子(lad)」。屬於英國白人勞工階級年輕人的「小伙子文化(the Lad Culture)」,高師大教授楊巧玲(2017)詮釋文化研究學者 Paul Willis 的描述:「……他們在學校裡反抗權威、拒絕順服、自成團體,透過一起無所事事、蹺課逃學,贏得自主的空間與時間……當他們愈成功地把玩體制,無聊感卻愈是提升,於是藉由更極端的活動尋求刺激,例如打架滋事,而這些更極端的活動使這群 lads 與乖乖牌和學校徹底區隔。」另一方面,重所皆知 Oasis 也是死忠的曼城足球隊(Manchester City)球迷,Noel 也對 NME 雜誌曾承認自己曾是個足球流氓(Football Hooligans)。「小伙子」、「足球流氓」……基本上就是你到愛爾蘭運動酒吧的時候看到那群吆喝、尋釁的臭直男。

 
 
 
 
 
 
 
 
 
 
 
 
 
 
 

Oasis(@oasis)分享的貼文

↑Oasis 樂團

不過,嚴格說來 Oasis 與其他被歸類於英搖的樂團態度也大不相同。無論是 Lush、Echobelly、Blur、Pulp……他們詞曲都更帶有一些對世界的諷刺和幽默感,如上述對倫敦的描繪,更帶有一點輕蔑的玩笑在其中,相對地感受不到抑鬱或憤怒。事實上,這也是典型的英國搖滾特徵,只是在這麼久之後,人們漸漸地將同時代的許多不同風格(例如:曼徹斯特搖滾脈絡的龐克、電音樂團、Dream Pop 樂團……)都歸類到英搖的包裝下。

↑Lush 樂團

↑Echobelly 樂團

↑Blur 樂團

↑Plup 樂團

英國搖滾的基本款比較不是曼城憤青,而是像 Lush 這樣有點諷刺卻不失趣味感。

↑Lush - Ladykillers

說起另一支來自倫敦的英搖大團 Suede,其實更像支受華麗搖滾影響的藝術搖滾樂團。

↑Suede - Beatiful Ones

聽蔡依林、五月天變俗氣,deca joins 才是好品味?主流 vs 獨立音樂到底差在哪?

聽蔡依林、五月天變俗氣,deca joins 才是好品味?主流 vs 獨立音樂到底差在哪? 主流與獨立音樂,一條逐漸模糊的界線 妳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穿著冷色系的衣服,講著冷門的話題,看著冷門的書,時至今日,已經沒人買 cd 了,還是會去逛逛誠品音樂。是的,這就是獨立音樂存在的價值,讓聽的人感覺獨特,讓買的

派對文化探源:DJ與舞廳的崛起

派對文化探源:DJ與舞廳的崛起 前言 近年隨著Lootopia、Ultra、Tomorrowland、Arcadia、Creamfields等音樂祭陸續登島,臺灣的電子音樂、派對文化在90年代的瑞舞(Rave)喧囂後,再次被推向一波新高峰。然而,每當談論起夜生活與其文化,主流媒體至今仍不時將藥物、性

反省

1997 年布萊爾主張走出超越傳統左右派的「第三條路」,延續 1980 的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放棄過去左派工黨的國有化管理策略,文化上打著「酷不列顛尼亞」的旗號,倫敦的政商精英收編了北方工業城鎮的樂團和支持他們的憤怒青年。趁著人們對於連續執政近 20 年保守黨政府的不耐,在國會大選中獲得空前的勝利。搖滾樂被收編到體制,突然間似乎變得沒有這麼「酷」。也正是這年,英搖的熱潮開始衰退。

Blur 於 1997 年做了這首一點也不英搖,更靠近油漬搖滾的經典歌曲。當初幾乎所有體育賽事無不以〈Song 2〉為場邊配樂激勵群眾,筆者正是透過搭著世界盃足球賽熱潮的電玩遊戲《FIFA 98》認識了這首歌曲。那年世足冠軍是法國禿頭戰神席丹率隊擊退大羅納多領軍的巴西隊,這也是我初次體會到世足賽的激情。

↑Blur - Song 2

時至今日布萊爾的第三條路被視為奸詐而無效的媒體策略,曾任 BBC 總裁與《紐約時報》執行長的 Mark Thompson 在它的《為什麼我們要懂公眾語言》一書直陳:「1990 年中期,在經濟突飛猛進、國際環境尚未失控的背景下,(第三條路的)三角驗證像是未來政治的圖像。十年之後,回過神來的選民,捫心自問,所謂的『第三條路』,除了投機取巧的權謀外,還剩下什麼?」

↑《紐約時報》執行長的 Mark Thompson

另一方面,許多女性主義者對於小伙子文化和近乎足球流氓的英搖感到不耐,他們指責英搖呈現出來的英國幾乎是:「異性戀白人男性的英國特質宣示」(特別在文化社會學者 Andy Bennett 與 Jon Stratton 主編對英搖的代表性文集《Britpop and the English Music Tradition》一書中。)

↑《Britpop and the English Music Tradition》

在英搖的熱潮退去之後,繼之而起的有 Big Beat、UK Garage 以降舞曲風潮的和 Dream Pop 和 Neo Psychedelia 的再次復興……無論是地下舞曲中的同志舞廳脈絡,或者 Dream Pop 相對陰柔的表達,都有異於英搖流行巔峰時被包裝出來的那種「酒吧異男」形象,吸納更多不同族群共融的可能性。

普通人。也許像 Pulp 這樣深受新浪潮合成器搖滾樂影響的作品,能帶領人們回到新浪潮和迪斯可的地下舞廳,與更複雜的族群(非裔、亞裔、同志)共舞……說到底,「英搖」能包容多少「異音」,需要人們不斷的重新檢視、詮釋。

↑Pulp - Common People

 

 

@Photo Via: netflix,adl,ysolife,uncut,808state,billboard,spotify,deep perfect morning,kkbox,twword,treble,New York Times,Instagram(@oasis)

@Video Via: 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