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工作者

“NAUGHTY, NAUGHTY, NAUGHTY!每個人心中都住著惡魔,而電影是照妖鏡,將心魔提煉成一個世代的毒癮”


土屋阿娜

2020-4-14

那些年我們一起嗑的離經叛道電影

寫在前面,叛逆與離經叛道

「叛逆」在追求自我與獨特性的現今社會裡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貶義詞。青少年叛逆是很普通的事,有可能只是青春期反抗許多外在事物的過渡期,所謂「小時叛逆,大未必酷」;在社交圈中,「你很叛逆喔」可能只是一種社交上人們相互開唱反調玩笑的說法;而在關於創意的領域裡,「叛逆」就變成是一件好事。叛逆的平面設計師。叛逆的建築師。叛逆的時尚設計師。叛逆的音樂家。叛逆的詩人。叛逆的導演。用來自對岸的說法,這些叛逆的創作者走不尋常路,行事偏鋒。在創意的領域裡,雞蛋跟高牆我們永遠會選擇雞蛋,叛逆很有個性,叛逆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在創意的領域裡,叛逆很酷。

然而,若說到「離經叛道」,似乎又是另一回事。離經叛道並不是像叛逆這樣,像我剛剛可以眉頭不皺輕描淡寫就說出口的一回事。它必須要是道德上無法接受的。它必須要是病態的,是變態的最好,它必須要在某一個程度上騷動到感官裡那一條平時不會被觸摸到的神經。它極有可能是關於人性中的難言之癮,也可能是關於一種純粹的惡。不忍直視的那種。

如上所言,叛逆的電影很酷,而一部離經叛道的電影,在一種意義上替我們打開一扇門。通往關於享樂的極樂世界。通往人心與社會的病態與變態。通往地獄。在一種關於違反道德的大開眼界中,帶有攻擊性的離經叛道電影可能會讓人感覺不適,也可能讓人進一步反思當時的社會價值。因此,它們很可能是關於某個當下或某個世代的價值觀或群體意識,無論是表面或是陰暗面。

↑《發條橘子》劇照。

叛逆是一時的,可能因為社會時代改變而有不同的意義。而離經叛道是永恆的,反應某個世代的價值,卻同時關於一種橫跨時空依舊不可承受的變態。電影《發條橘子》中,主角Alex在「欺負」一位婦人時口中的「Naughty, naughty, naughty!!!」便是這種變態的狀聲詞。每個人心中都住著惡魔,而電影是照妖鏡,將心魔提煉成一個世代的毒癮。

一起來回顧9部我們一起嗑過的離經叛道電影吧。

1.《Clockwork Orange 發條橘子》, 1971

說到離經叛道,傳奇神導 Stanley Kubrick 的《發條橘子》絕對是影史代表作。片中作奸犯科樂此不疲的 Alex 象徵人性宣洩慾望的純粹惡,被捕入獄後,他接受了思想改造的罪犯療法「厭惡療法」,每天被強迫觀看人類各種惡行的影片,搭配其最愛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最後只要一有惡的念頭會噁心想吐。政府其後宣告實驗成功,被釋放的「良民」Alex 回歸社會後遭到各種報復,終於選擇自殺。

↑Alex 所接受的「厭惡療法」是每天被強迫觀看人類各種惡行的影片,搭配其最愛的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自殺未遂後,政府宣布 Alex 先前接受的實驗違反人性,而大難不死的他,其實已經「痊癒」,露出邪淫的笑容,在他的腦中與照顧他的護士在床上大戰三百回合。《發條橘子》講的是惡與體制規範的問題,也關於善與惡的選擇權,我們都希望世界無惡,而要是透過制度去「閹割」人們選擇惡的權利,這樣的善是否是一種偽善呢?

↑《發條橘子》中違反人性的實驗,講述的是「惡與體制規範」的問題,也關乎「善與惡的選擇權」。

2.《Trainspotting 猜火車》, 1996

《猜火車》的故事背景是 Y 世代銳舞派對文化與毒品在年輕族群中興起的時代,這部讓大家知道海洛因比高潮爽一百倍的經典作品創造了青年毒品文化的敘事風格。一群濫用毒品的底層青年、一個放蕩的富家少女,一個流氓,《猜火車》對於這群吸毒屁孩的生活有非常寫實而帶點歡樂的描繪(不過他們在嗨的過程中害死了一個嬰兒),追求毒品的高潮究竟是為了享樂或是逃避?還是僅僅是電影中心思想「選擇人生」中的一條出路?

↑追求毒品的高潮究竟是為了享樂或是逃避?還是僅僅是電影中心思想「選擇人生」中的一條出路?1996年的《猜火車》值得深思。

不過既然是一部關於選擇的電影,結局也給了大家一個充滿希望的正能量:男主角背叛大家捲款脫逃,他選擇脫離毒品的生活,大步邁向一片光明的未來,然後,那首英國電音天團 Underworld 的神曲「Born Slippy」的前奏登登登音樂一下,將這部電影真正的化為經典。

↑Underworld 的神曲〈Born Slippy〉更是增強了眾人對《猜火車》的印象。

3.《Fear and Loathing in Las Vegas 賭城風情畫》, 1998

由 Johnny Depp 與 Benicio Del Toro 主演的《賭城風情畫》描述一位記者和他的律師前往賭城報導機車比賽,他們只帶了一只皮箱,而裡面裝著滿滿的禁藥,在從未清醒的過程中發生了一連串可笑的事件。在片中 Johnny Depp 曾說「我們大概用過人類有史以來所有的毒品」。在這個堪稱史上最瘋狂荒唐的賭城之旅中,現實事件與迷幻空間的界線不再清楚,最後兩個人把住的高級旅館房間整個「炸」得一塌糊塗。

《賭城風情畫》表面上是一趟毒品之旅,然而其時代背景為70’年代初,當時美國剛歷經反越戰以及花世代和平運動,原先引以為傲的美國夢碎,而大眾也反思著所謂公平正義的戰爭所帶來的傷亡。片中看似奢華糜爛的賭城生活,其實正是對一切空洞美好的嘲諷,如同兩位主角在片中玩世不恭的態度,而毒品只是輔助。

↑《賭城風情畫》中看似奢華糜爛的賭城生活,其實正是對一切空洞美好的嘲諷。

4.《Battle Royale 大逃殺》, 2000

作為當代大屠殺類型電影的典型,《大逃殺》在發行時集合一眾日本年輕鮮肉男女偶像,上演高中同學自相殘殺的啟示錄。這部片的成功之處在於極寫實殘忍的殺人手法描繪,以及為了生存下去,所體現的同學、友人、戀人間的信任、猜忌與愛。片中的 BR 法案是成年人對青少年的不信任而以權威獨裁者自居,而反過來青少年這端也對成年人與社會抱持著不信任,反映了千禧年來臨之時,人們對社會與制度的種種焦慮與不安,以及伴隨電腦時代而來,越趨嚴重的世代隔閡。

《大逃殺》影響了日後無數電影的表現方式與故事,現在回頭看,《國定殺戮日》的表現手法相較「客氣」而平淡,尤其《大逃殺》藉由戀人間互殺的情節,暗示著愛依舊是在這無人性實驗中,生存下來的唯一答案。

5.《American Psycho 美國殺人魔》, 2000

《美國殺人魔》的背景設定在80’年代紐約華爾街,由 Christine Bale 主演的主角 Bateman 是一名具有強迫症的自大狂,他非常注重生活中的一切細節,如片中有一段便是他鉅細彌遺地分享自己每天的運動與保養例行公式。而在工作與交友上,Bateman 與他們友人同儕過著誇耀與比較的生活,從眼鏡、西裝、名片,女伴,到是不是訂得到超難訂的餐館等。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Bateman 隱藏著心理變態,如殺害流浪漢、找妓女滿足自己的自大,到最後甚至出於嫉妒而殺害一位友人,而 Bateman 穿著雨衣一邊聊天一邊拿斧頭砍死有人的劇情也成為影史經典。

在此片的結局,總總證據指向 Bateman 一直以來的殘殺行徑似乎都只是只發生在腦海裡的幻想,然而也有一派的人認為其實他犯過的罪行都是真的,只是許多人為了自保而選擇忽視或冷漠以對,正如同上流資本社會所表現的一樣。

6.《Requiem for a Dream 迷上癮》, 2000

比起《噩夢輓歌》,《迷上癮》這個中譯更能更反映這部片的核心精神。由年輕的 Jared Leto 與 Jennifer Connelly 主演,這對年輕情侶因為毒癮而引發一連串事件,而男主角的母親也因為希望被最愛電視節目選上,成日幻想著自己真的上了節目,甚至為了參加節目而開始吃減肥藥。年輕情侶為了毒癮而開始鋌而走險,女主角最後甚至出賣了自己身體,男主角斷送自己的一隻手臂,友人被捕入獄。至於男主角的母親更是為了達到減肥效果而服藥過量,產生超級嚴重的幻覺最後送醫,在醫院的精神治療中被折磨得不成人形。

《迷上癮》對於毒品濫用的描寫非常寫實,結局也非常殘酷,因此比起結局陽光正向的《猜火車》更有反毒神片之名,然而此片的意義其實不僅於毒品,而是關於癮,揭示著在人們過度仰賴外在刺激的現代社會中,癮會讓人一步步陷入毀滅結局的道理。

↑《迷上癮》關於「癮」的描繪,實揭示著在人們過度仰賴外在刺激的現代社會中,「癮」會讓人一步步陷入毀滅結局。

7.《Irreversible 不可逆轉》,2002

由嗨片產生器的惡名昭彰導演 Gaspar Noé 執導,即使被列為禁片之列,《不可逆轉》是超越禁片的邪惡存在。故事以章節跳轉的倒敘手法呈現,描述男主角為了向強暴了女友的歹徒復仇,一路殺進一個地下俱樂部的過程。簡而言之,這是一部非常不舒服,而且強烈建議不要看的電影,雖然說這樣講沒看過的就會更想看。

故事的第一個章節是男主角在昏暗的俱樂部裡殺人,他拿起滅火器把一個男子的頭敲爛,對是敲到凹進去的那種爛,而在這時,觀眾還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殺人。再來便是那個一鏡到底長達10分鐘的邊吸毒邊強暴片段,由於太過寫實與殘忍,搭配女主角(義大利女神 Monica Bellucci 飾演)從頭到尾的哀嚎,據說試映時有200人受不了直接走人。隨著時間向前推,觀眾的心理陰影也隨著慘劇發生前美好的情景稍稍受到撫慰,故事最後,鏡頭旋轉帶到躺在草地陽光下的女主角,而畫面浮現一段文字:「時間毀滅一切」。

藉由泯滅人性的殘忍呈現,導演提醒我們性暴力與暴力無時不刻正在發生,而一切發生過的都無法逆轉,地獄無所不在。然後再說一次,不建議看。

8.《The Neon Demon 霓虹惡魔》, 2015

由曾經執導《Drive》(落日車神)的導演 Nicolas Winding Refn 拍攝,Elle Fanning 飾演一名從鄉下到好萊塢發展模特兒事業的16歲少女,與由超模 Abbey Lee Kershaw 等人飾演的模特兒和化妝師結識。這部關於女體崇拜的電影堪稱史上最時髦的離經叛道電影,而重點在於貫穿全片的病態「美」學,強調美麗是唯一的貨幣,Elle Fanning 也從一位天真的圓石美少女( 「妳是玻璃海中的一顆鑽石」 )黑化成一個為自己的絕對美麗而自負的女子,最後被那些嫉妒她容顏的女子殺害並分食,她們甚至用她的血洗澡,呼應著17世紀匈牙利王國女伯爵 Báthory Erzsébet 喝少女鮮血,用血洗澡的傳說。

《霓虹惡魔》觸及時尚圈中對於何謂「美」的病態,如過了年紀就會被淘汰、整形(「沒有人喜歡自己的樣子」)、潛規則等,以及奠基在慾望之上的嫉妒、憤怒與瘋狂,呈現當代社會中對於女體的病態崇拜,而本片也因為其中的姦屍情節以及荒唐的劇情走向,被認為是當年最讓人不適的電影。

↑(左起)要角 Elle Fanning 與導演 Nicolas Winding Refn 。

9.《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 傑克蓋的房子》, 2018

由曾經執導《撒旦的情與慾》與《性愛成癮的女人》系列等爭議電影的 Lars von Tier 拍攝,《傑克蓋的房子》描述一名高智商強迫症殺人魔不斷在無差別殺人的過程中一步步踏入地獄的故事。擺脫一般電影的惡有惡報道德脈絡,片中殺人魔從來沒有因為殺人得到報應,反而沈浸在哲學思辨中,將自己的所作所為認知為藝術,被害者如同生來被宰殺的肉塊,電影中有非常多超級殘忍的描繪,在坎城影展首映時據說觀眾也是成批逃走。被影評喻為「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一個半小時的地獄」等。

這部引用但丁《神曲》的電影是人類慾望與惡的絕對美化,也是對道德與宗教的刻意褻瀆,「有些人聲稱我們想像出來的暴行,其實是呼應在我們文明社會中無法滿足的深層慾望,因此只能藉由藝術宣洩出來」,我們會認同為惡的人得到懲罰報應,而為了藝術為惡的人呢?或者像導演 Lars von Tier 這樣總用藝術(電影)為「惡」的人呢?《傑克蓋的房子》到底應不應該被拍出來,值得深思。

↑《傑克蓋的房子》引用了但丁《神曲》,但被評為「不該被拍出來的電影」。

寫在最後,性、毒、暴力

如果性是一種慾望,那它不該被認為是離經叛道。如果性結合了暴力,那它就是惡行。如果毒是一種慾望,是否存在適量與過量的道德差異?如果暴力是一種慾望,是否就有被宣洩的權利?離經叛道電影是我們慾望的代行者,也是社會價值的破壞者,騷動我們與生俱來的深層慾望,滋養著生於道德之前的惡性高潮。

 

◎Photo Via : IMDb
◎Video Via : 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