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7位歌手「甦醒」破繭而出的神專!女神卡卡 Lady Gaga、大衛鮑伊、麥可傑克森...不斷重新定義與發掘自己,破框造就經典!”


陳涵

2024-5-15

女神卡卡 Lady Gaga、麥可傑克森 Michael Jackson…7位不斷破框挑戰的歌手,生涯轉捩點的經典神專輯必收進歌單!

後殖民理論家、文化評論家 Edward Said 在其生涯遲暮之際曾著專書探討音樂與文學作者的「晚期風格」;並認為這些晚期作品相較於早期,雖然結構較為鬆散、反常且不合時宜,但往往也帶著破格的朝氣,在跳脫框架束縛之餘,反倒更隨心所欲地專注當下。然而事實上,晚期風格的展現不一定表現在藝人生命遲暮時。我們經常能發現藝術創作者的創作生涯,不斷試圖重新定義或重新發掘自己,追求突破時空框架,保留瞬間造就永恆。

↑Michael Jackson

西洋音樂王子Prince跨靈魂樂、放克、搖滾等多種樂風,為後代眾多巨星的啟蒙者

西洋音樂王子Prince跨靈魂樂、放克、搖滾等多種樂風,為後代眾多巨星的啟蒙者 歌王者眾,王子獨一 「這世界有許多的王……但我們只有唯一一個王子。」 Alicia Keys 在為 Prince 於 2004 年進入搖滾樂名人堂的引言說道: 2001 年自己的首張專輯《Songs in A Mi

Harry Styles、Troye Sivan、劉若英...遊走性別界線的歌手,跳脫框架活出靈魂的真實

Harry Styles、Troye Sivan、劉若英...遊走性別界線的歌手,跳脫框架活出靈魂的真實 如果提到打破性別界線的歌手代表,我會毫不猶豫回答 David Bowie,他是所有當代歌手的偶像,是六零到九零年代的傳奇,是整個時尚圈的寵兒,是跳脫肉體框架活出靈魂的存在,David Bowie 就是

以下介紹幾位創作生涯中不斷突破、引領時代的藝人。

David Bowie

David Bowie 帶有華麗戲劇性的造型皆是當代設計大師們的靈感,他自1970年代就深入研究劇場歷史與角色。

素有「搖滾變色龍」之稱的英國歌手 David Bowie 在他於其1960年代開始的音樂生涯有過數次的退役與重生,音樂風格同樣多變,大致可歸於藝術搖滾(Art Rock)的範疇。除了以本名發表的前幾張專輯,帶有當時英倫搖滾、民謠的味道之外,他在1970年代創造了諸如:華麗搖滾(Glam Rock)外星人《Ziggy Stardust》;開啟英國搖滾樂新浪漫(Neo Romantic)運動的角色《Thin White Duke》;從十六世紀義大利即興喜劇得到靈感的悲傷小丑《Pierrot》;以及在生命臨終之前最後一舞的《The Blind Prophet》。

David Bowie - Lazarus

Miles Davis

近年推出的紀錄片《Miles Davis: Birth of the Cool》描繪了 Miles Davis 這位不段革新的藝術家生涯的多次轉折。

Miles Davis 是爵士樂史上最變化莫測的樂團領班之一。從1940年代生涯早年與紐約爵士樂手競飆的短暫咆勃爵士樂(Be-Bop)時期;到美國西海岸開創更馳放柔和的酷派爵士(Cool jazz);1950年代又以《Kind Of Blue》帶領團員走向調式爵士(modal jazz)的領域;1960年代末期、1970年代則開始玩起搖滾樂效果器影響的融合爵士(fusion)。當人們以為他已是老狗玩不出新把戲時,自1980年代末起,甚至直到過世前他竟開始玩起當時最新、受到電腦取樣技術所影響的酸爵士(acid jazz)。

↑Miles Davis - The Doo-Bop Song

Michael Jackson

↑The Jackson 5 "I Want You Back" & "ABC"

流行音樂之王 Michael Jackson 的音樂生涯中有過數次轉折,其中人們熟知的當屬1960年代少年時期的他與兄弟們共組的 the Jackson 5 合唱團。而1979年至1987年間奠定流行音樂之王基礎的階段,他的製作人始終是來自爵士樂壇的鋼琴手 Quincey Jones,他們合作的三張專輯《Off the Wall》、《Thriller》、《Bad》成功地讓他從黑人音樂起家的靈魂歌手成功轉身成流行巨星;隨著1990年代的到來以及 Hip-Hop、House 等音樂崛起,Michael Jackson 的專輯製作上換為新潮都會搖擺(New Jack Swing)的代表人物 Teddy Riley 及其團隊操刀,聽眾在作品中能感受到更多的低音與合成器衝擊。

↑Michael Jackson - Jam

Prince

↑PrinceI - Feel for You

Prince 自1978年出道以來便一直被視為創作天才,在1980年代也是少數能夠與 Michael Jackson 相提並論的藝人,也和他一樣深受放克巨匠 James Brown 的舞台爆發力所影響。Miles Davis 曾說 Prince 就像是 James Brown、吉他之鬼 Jimi Hendrix 以及靈魂樂歌手 Marvin Gaye 三人的綜合體。Prince 在1994年與出道以來的老東家華納唱片產生合約與版權糾紛,於是將藝名改為一個融合男女性別的「愛的象徵」(Love Symbol)符號,他對知名節目主持人 Larry King 說:「(改變我的名字)讓我某種程度上擺脫了過去以及伴隨而來的罣礙。」Prince 於1996年結束與華納的合約,2000年重新使用 Prince 為藝名。對 Prince 而言,能夠重啟這個藝名,應該也是另一階段的重獲新生吧!

↑Prince - Black Muse

New Order(Joy Division)

↑Joy Division -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New Order 是搖滾樂與舞曲場景皆認可的經典樂團。來自英國北方工業城曼徹斯特的他們,前身是後龐克(Post Punk)搖滾樂團 Joy Divison,其在完成了兩張專輯後,於1980年的北美巡迴演出前,主唱 Ian Curtis 因重度憂鬱症在家中自縊身亡,兩個月之後專輯發行,卻也宣告樂團的結束。但剩下的三位團員 Bernard Sumner、Stephen Morris、Peter Hook 並未就此放棄,而是邀請 Gillian Gilbert 擔任鍵盤手並以 New Order 之名重新啟程。新的樂團更著重於電子合成器,因此被譽為新浪潮(New Wave)搖滾先鋒,不僅受到搖滾樂迷的歡迎,更成為曼城方興未艾的舞廳場景中的經典,樂團亦活躍至今。

↑New Order - Blue Monday

George Michael

↑Wham! - Wake Me Up Before You Go-Go

George Michael 發跡於年代初與夥伴 Andrew Ridgeley 共組的動感偶像團體「Wham!」,成軍初期以迪斯可饒舌和摩城風格的舞曲橫掃排行榜,並創造〈Careless Whisper〉、〈Last Christmas〉等經典單曲。在發行三張專輯後,George Michael 單飛,並於1988年首次承認自己的同志身份。1988年的首張個人專輯《Faith》卻獲葛來美年度專輯肯定,讓他成為全球流行音樂界的偶像。1990年代他的音樂更多走向福音、當代成人抒情(AOR)、節奏藍調(R&B)等都會曲風,對於當代情、愛、欲的描繪更為大膽,也深獲同志社群及黑人音樂社群的認同。

↑ George Michael, Mary J. Blige - As

不要懷疑,天后 Gwen Stefani 也有黑歷史,漫長的時尚養成之路造就流行指標。

不要懷疑,天后也有黑歷史,漫長的時尚養成之路造就流行指標。 搖滾樂圈向來是個陽盛陰衰的世界,不只以女孩為主體的樂團不多,能靠搞搖滾搞出名堂的女孩更是少之又少,70、80年代有Blondie,靈魂人物Debbie Harry性感的形象,至今仍是搖滾樂迷心中的經典。90年代初有Hole,女主唱Courtney Lov

為女友洗頭、做早餐都願意!5位必聽新靈魂樂 Neo Soul 男歌手:Prince、D’Angelo、Common…唱出男人的終極浪漫,打破傳統性別二元論!

為女友洗頭、做早餐都願意!5位必聽新靈魂樂 Neo Soul 男歌手:Prince、D’Angelo、Common…唱出男人的終極浪漫,打破傳統性別二元論! 成為男人 清大的社會學者蔡宜文最近在他關於「直男研究社」社團的文章中指出:「所謂的性別……透過不停來回反覆的日常實踐,就好像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通常都不

Lady Gaga

↑Lady Gaga - Bad Romance

Lady Gaga 出道於2008年,他的初期造型與音樂風格反映出紐約前衛藝術與當代電子舞曲場景,大量模擬管弦樂團合成器聲響在當時的傳思舞曲(Trance)、EDM 皆是常見的標準配置。2014年後開始了更多元的發展,不僅與資深流行爵士歌手 Tony Bennett 合作復古的大樂隊爵士專輯,也參與多部的影視演出。2018年,翻拍自1937、1954、1976年同名經典作品的歌舞片《A Star Is Born》,其中收錄的單曲〈Shallow〉更讓 Lady Gaga 成為有史以來首位在一年內獲得奧斯卡、英國電影學院獎、金球獎和葛萊美獎的女藝人。

↑Lady Gaga, Bradley Cooper - Shallow

張雨生

↑張雨生 Tom Chang -【我的未來不是夢】

張雨生恐怕是臺灣鮮少有人能及的詞曲創作者、歌手。在第一屆全國熱門音樂大賽以「Metal Kids」主唱身份獲獎並受臺灣元祖級樂團「電星樂隊」團長翁孝良賞識進入樂壇,爾後加入當時與滾石唱片並列臺灣兩大唱片公司的飛碟唱片。在初期以廣告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紅遍大街小巷並以青春健康的乖乖牌形象出道。然而他始終對各類音樂保有高昂實驗的興趣,1994年的第六張專輯《卡拉 OK 台北我 Live》終於製作出一張完全由自己主導的專輯,納入如福音(Gospel)、放克(Funk)音樂以及傳統民俗音樂…等元素,也是從這張專輯開始,他的個人作品中有著越來越多非典型流行音樂的鋪陳。只可惜1997年張雨生因車禍英年早逝。

↑張雨生 Tom Chang -《永公街的街長》

 

 

◎Photo Via:達志影像

◎Video Via:YOUTUBE (@Rolling Stone, @David Bowie, @PBS, @RHINO, @The Ed Sullivan Show, @Michael Jackson, @Prince, @Joy Division, @neworder, @WHAM!, @georgemichael, @Lady Gaga, @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 @Timeless Music)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