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生活家

“比起以往,弱勢語言及其文化更受到藝人的重視,使臺灣流行音樂能跳出過往「華語流行」大框架,塑造更廣納各族群的「臺灣流行」與認同。”


陳涵

2022-1-10

阿爆、曹雅雯、珂拉琪…7大臺灣非華語流行新聲代,跳脫框架唱出新臺灣流行與認同

曾在一次訪問中跟落日飛車主唱曾國宏聊到關於音樂和語言,他認為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初階的語言,而透過語種來分類音樂其實帶有某種「詞先決」的成見,也就是說:重視文字化的語言,勝過抽象的、共同感受的音樂本身。當時的他們拒絕把自己侷限在「華語流行音樂」範疇中。那次的訪談引發許多朋友對於華語(相對於臺灣其他通用語)、流行(相對於非主流)、音樂(節奏與旋律)的討論。

↑樂團落日飛車,(左一為主唱曾國宏)

而今我感覺在臺灣的音樂相較五年前有了不小的變化,在許多藝人的努力下,開展了臺灣流行音樂的概念。比起以往,弱勢的語言以及其文化更受到藝人的重視,使臺灣流行音樂能跳出過往「華語流行(Mando Pop)」的大框架,塑造能更廣納各族群的「臺灣流行」與認同。

台灣也有嘻哈!從地下走上金曲獎,台灣饒舌的起源,全靠網路?

台灣也有嘻哈!從地下走上金曲獎,台灣饒舌的起源,全靠網路? 現在,可以很大聲的說,台灣有嘻哈。因為在經歷過去二、三十年的累積,台灣總算有了自己的嘻哈文化,更獲得了大眾的接受。就像這次金曲獎很大的爆點,無非蛋堡是拿到最佳華語男歌手及華語專輯獎(其實還有王宗欣 Cowper Wang 的最佳 MV 獎〈家常音樂〉也是

酷玩樂團 Coldplay 都要喊前輩!13個必聽英國搖滾樂團:Oasis 綠洲合唱團、Blur、The Smiths...展開史上最派音樂爭霸戰!

酷玩樂團 Coldplay 都要喊前輩!13個必聽英國搖滾樂團:Oasis 綠洲合唱團、Blur、The Smiths...展開史上最派音樂爭霸戰! 英搖(Brit-Pop)是什麼? 「迄今為止,一切存在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鬥爭的歷史。」所有馬克思主義者琅琅上口的這段話,大概同樣可以套用在 90 年代的英倫搖

談及非華語流行新聲代,不能不提的首先是阿爆(阿仍仍)五年多以來對於臺灣流行音樂的影響。自從2014年與母親、外婆的《東排三聲代》以來,經歷2016《vavayan.女人》和2019《kinakaian.母親的舌頭》,奠定她新世代歌后的地位,三張專輯分別是:重新演繹族語民謠;納入黑人音樂元素;拓展至當代電子音樂領域,逐步開展母語歌曲的過程。猶記得2017年她說:「聽得懂節拍,我們就是朋友了!」以音樂(節奏、旋律)突破語言的隔閡,在電視劇《斯卡羅》大熱的2021之前,已經預先為臺灣新世代族群定義了更為寬廣的認同。

↑歌手 ABAO 阿爆(阿仍仍)

↑ABAO 阿爆(阿仍仍)〈Minetjus嚇一跳 feat.Oberka〉

2017年金曲封后,於2020自組工作室「好聞音樂」,以更獨立音樂的方式,主導詞曲創作、製作等工作,曹雅雯在該年底的專輯《自本》再次拓展了臺語歌曲的格局,奪得2021年最佳臺語女歌手獎及最佳臺語專輯獎。現在我們不只有日式演歌、傷情酒歌、新臺語搖滾、「姐」式電音,還能有抒情 R&B 與臺語流行音樂,與壞特 ?te 合作的〈若是明仔載〉充滿當代新靈魂;〈Cowbell〉的一語雙關空耳遊戲;與草屯囝仔的新迪斯可〈酒命怪貓〉;以及民謠跨界的〈癮頭〉,無一不是臺語歌耳目一新的嘗試,而最重要的是,「曹雅雯模式」的成功必也將帶動更多臺語樂壇的跨界與優質流行歌曲誕生。

↑歌手曹雅雯

↑曹雅雯 Olivia feat. ?te 壞特〈若是明仔載〉

樂團漂流出口由巫尚碧海(主唱/吉他)、布妲菈碧海(主唱/貝斯)、林肯(鼓)組成,樂風從2015年首張專輯《逆游》偏龐克、油漬搖滾,華語為主,到現在帶有更多的藍調與迷幻感,而歌詞也開始轉向更完整的母語(阿美語)創作。2020年專輯《O Fafahiyan No Riyar 海女》獲2021年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是第一個拿下這個獎項的搖滾樂團,不同於過往跨界流行、民謠曲。

↑樂團漂流出口

↑漂流出口(Outlet Drift)〈海女(Lady of the Ocean)〉

米莎在2020年囊括最佳客語演唱人、最佳客語專輯的《戇仔船》,大抵而言是民謠為主體,作詞則有別於民謠的樸實寫作,類魔幻寫實並帶有幾分哲思。專輯邀請到常年與林生祥合作的東京中央線樂手大竹研、福島紀明與等人。不乏令人驚豔的作品,例如這首客語雷鬼情歌(Lovers Rock)風格的〈海鵝〉。

↑歌手米莎

↑米莎〈海鵝〉

春麵樂隊在2021金曲獎獲得最佳客語專輯,近期也以電視劇《茶金》、《2049》的插曲為大眾所熟悉。他們是一支不太一樣的樂團,春麵樂隊由主唱賴予喬、吉他葉超、單簧管楊蕙瑄、低音單簧管高承胤為核心構成,賴予喬是獲得金曲最佳客語專輯和最佳客語歌手肯定的樂團二本貓主唱,樂團暫時休團後為了參加音樂競賽因緣際會組成了春麵樂隊。兩支單簧管從根本上賦予這支樂團的音樂奇幻色彩,音色在中、低音頻的單簧管與主唱中高音間達到神奇的和諧,原音吉他的和弦則提供顆粒分明的節奏感推進。

↑樂團春麵樂隊

↑春麵樂隊 ChuNoodle〈金金gimgim〉

2011年成團的百合花,近兩年有著突破性的發展。目前組成為林奕碩(主唱/吉他/傳統樂器)、林威佐(貝斯)與陳奕欣(鼓),製作上則由精通吉他和電子合成器的鄭各均(aka 音速死馬)操刀。他們的音樂游刃於傳統樂器與電子聲響中,從一舉囊括金音獎最佳新人、最佳搖滾專輯獎項的第一張專輯《燒金蕉》(2019)到近期甫推出的新作《不是路》(2021),百合花竟也開始將傳統融入更流行的編曲中:如〈拜六〉有著放克音樂彈跳感的吉他與貝斯,是這兩張專輯中最容易「入耳」的一首歌曲。

↑樂團百合花

↑百合花〈拜六〉

在香港社運「反高鐵」、「雨傘運動」聽香港搖滾樂團 Beyond 〈海闊天空〉不死的反制精神

在香港社運「反高鐵」、「雨傘運動」聽香港搖滾樂團 Beyond 〈海闊天空〉不死的反制精神 愛自由 提到香港音樂的代表,從1970年代開始的許冠傑、泰迪羅賓代表早期勞動階級的視角,羅文、黃霑、林子祥等人建立的豪俠之情;到1980年代譚詠麟、張國榮等人逐步建立起影視偶像文化;至1990年代,「四大天王」流行音

聽蔡依林、五月天變俗氣,deca joins 才是好品味?主流 vs 獨立音樂到底差在哪?

聽蔡依林、五月天變俗氣,deca joins 才是好品味?主流 vs 獨立音樂到底差在哪? 主流與獨立音樂,一條逐漸模糊的界線 妳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穿著冷色系的衣服,講著冷門的話題,看著冷門的書,時至今日,已經沒人買 cd 了,還是會去逛逛誠品音樂。是的,這就是獨立音樂存在的價值,讓聽的人感覺獨特,讓買的

珂拉琪大概是這幾年少見的魔王級新團吧!由主唱夏子、吉他手王家權為主體組成,以臺語、日語和阿美語創作,在專輯發行前他們的〈萬千花蕊慈母悲哀〉便曾受文學家朱宥勳分析、推薦,並在一年內擁有超過700萬的收聽數。2021年底無預警上架於 StreetVoice 平台的《MEmento·MORI》一推出便全面攻佔平台即時榜單前十名的位置,一度癱瘓網站。他們的音樂有著近似日系搖滾的華麗感,並巧妙的將傳統樂句融入編曲中,深受日本 ACG 與影劇文化影響的臺灣人應該都能迅速進入他們的音樂世界。

 
 
 
 
 
 
 
 
 
 
 
 
 
 
 

Benson(@benson_ceng)分享的貼文

↑樂團珂拉琪

↑珂拉琪 Collage〈萬千花蕊慈母悲哀〉

 

 

 

 

◎Photo Via: INSTAGRAM(@abaotw, @oliviarougejaloux, @outletdrift, @chunoodle_band2018, @liliumtaiwan, @benson_ceng), FACEBOOK(@落日飛車, @米莎 Misa)

◎VIdeo Via: YOUTUB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