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新
↑一切條件都在那裡,你將如何搬演它以創造新局?1980年代的電子音樂 DJ 先驅之一 Ron Hardy 有個傳說級的技巧:把唱片倒著放!來自紐約製作人/DJ Ge-Ology 的說明與示範。
什麼是「新音樂」?什麼是「創新」?
「沒有所謂新車這回事。就算最近設計製造的車,其差異與以前製造的車並非新,因為觀察者已經能夠辨認其中的差異了。」《藝術力》一書中,藝術評論人/理論家 Boris Groys 對於什麼是「新」提出了有趣的觀點,他以丹麥哲人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對於差異的概念為基礎,反對將「新」與「差異」兩個概念相混淆。簡單地說,如果觀者能夠區別得出來,那事物也就稱不上是新的了。
心態年輕最重要!從 DJ Mykal a.k.a. 林哲儀集合文字工作者與唱片行老闆的身份,看音樂人的長青關鍵!|Wazaiii 浪潮觀察報告| 若回顧近期當紅的90年代及千禧年 Y2K 熱潮,其實台灣在當時也有跟上,而且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人事物。再認真點說當時的流行現象,也就是現在所謂的「潮流」,會發現「音樂」
音樂見證世界的改變!Bob Dylan、James Brown、羅大佑、Beyond……他們記錄了時代的追求,用音樂將思想延續 一、音樂反映時代 曾有人說音樂改變世界。 ↑Nina Simone《An Artist's Duty》 Hip-Hop 就是黑色美國的 CNN
Groys 認為,就如齊克果,新是「一個我們都無法辨認的差異,因為它與任何已經存在的結構符碼都無關。」因此新的概念不是和他者,而是與同者有關:那些平凡、沒差異、尋常而世俗的現成物件,反而才是能夠彰顯「新」的藝術作品。就像前衛藝術,如:杜象(Marcel Duchamp)的小便斗,將一個世俗的現成物置於美術館中展示。這恰恰就是在宣示傳統的過去,以及新的、鮮活的藝術到來。
↑杜象(Marcel Duchamp)的小便斗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這也算是重新定義現成物件嗎?Roland 公司的輕便型電子貝斯合成器 TB-303 在1980年代初期推出後不久就因為它的聲音、操作困難等明顯缺點在市場上反應冷淡,大量滯銷器材卻被舞曲社群的創作者所接納,以非設計者所預期的使用方式融入音樂中,造就「Acid House」這個延燒歐陸、風靡世界的電子音樂類型。
↑Roland 公司的輕便型電子貝斯合成器 TB-303
如果用更平易近人的語言來解釋,其實就是將過往已經被視為藝術的事物封存,並肯定當下平凡生活中就有著不同於以往、人們也許未能察覺的「新」。某種程度上,我們可能也太過於習慣現有的生活條件,而忽略與過往時代相比,那些被我們視為基本的東西有多大的影響力。好比說,在20年前我們恐怕難以想像手機能夠進展到現在的狀態_取代書籍、取代電視、取代隨身聽、取代相機……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媒介。
二、消失的藝術
英國 DJ Fatboy Slim 的最新 MV 使用了 AI 換臉的深偽技術,讓包括藍儂(John Lennon)、阿里(Muhammad Ali)、沃荷(Andy Warhol)、鮑伊(David Bowie)、達利(Salvador Dali)、布洛荷(William Burroughs)、漢醉克斯(Jimi Hendrix)……等人在內的20世紀經典偶像們說出「我並不是楷模」、「我有許多惡習」等「自白」。
↑英國 DJ Fatboy Slim 的最新 MV〈Role Model〉
關注當代科技發展的未來學者或作家(知名的有提出者 Vernor Vinge 以及《奇點迫近》作者 Ray Kurzweil 等人 ),以奇點(singularity)來指稱一個未來的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科技將成長到人們難以控制、不可逆,且對人類文明造成無法預期的結果。有鑑於近年 AI 科技的發展與突破,生態、後人類、人類世……等議題再次為文化界所熱議。
不過,人機裝配的結構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透過手機連結網路的各種功能也取代我們的感官,例如找路時的方向感、補助視覺的夜間攝影、改變印象的濾鏡……法國哲人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大概會說資訊爆炸的世界,早已超過它自身所能承載的臨界點,整個世界的實際樣貌都被鋪天概地的報導與宣傳所掩蓋,並諷刺媒體中各種臆測和預言吧?畢竟,他總是引用卡夫卡(Franz Kafka)說彌賽亞將「不在到達之日來臨,而在隔日……」這意味著,事實總是被預測、被催趕,在發生之前就已上架。
當代媒體強調即時互動、生活感和真實感,卻無處不操作。電子靈魂樂創作歌手 James Blake 在新歌 MV 中討論這樣的生態,同時也自我諷刺了一番。
↑電子靈魂樂創作歌手 James Blake 新歌〈Thrown Around〉 的MV
也因此,布希亞認為藝術「……唯有在其消失的基礎上存在──不僅指藝術藉著置換另個場景而讓真實消失,更指藝術在其實踐的過程中廢除其自身。」好比杜象的作品廢除了讓藝術得以成為藝術的美學原則;或者如沃荷(Andy Warhol)將商品與廣告當作藝術的形式,也具有相仿的效果。只是,在一個媒體資訊充斥的世界,布希亞感到藝術也已經消失(於各種宣傳與論述之中)。
搭上台灣音樂時光機,看台語、客語音樂的發展演變。在地母語歌曲是映照時代政治與文化最好的鏡子 除了南島語系的原住民語以外,漢族的福佬話(臺語)和客家話,一直以來也是臺灣重要的語言文化。隨著時間,使用這兩種語言的族群,語言的定位持續地發展與改變。這次希望能大致為 Wazaiii 的朋友們介紹它們在臺灣音樂發展中扮演的
披頭四 The Beatles 新單曲奪冠、Herbie Hancock 不斷與新人合作...在樂壇活躍半百的音樂巨匠,打破年齡界限展現永不退潮的魅力 《千里馬亦是伯樂:永不退潮的巨匠》 2023年底披頭四樂團(The Beatles)正式發行他們在1978年寫下的歌曲〈Now And Then〉,創下「史
三、展演與創造
當代舞廳的地下起源,The Loft 私人派對,是由受到反文化運動所影響的 DJ David Mancuso 創辦。他的活動宗旨是讓所有人不分彼此,包括性別、種族、階級……等,所有人能齊聚一堂,感受共融。對於 DJ,他認為應該盡量讓參與者感受音樂而不是播放音樂的自己,讓舞者們成為演出的主角。
↑DJ David Mancuso 受訪片段
布希亞曾透過攝影拍下消失中的過程,例如:人去樓空的廢墟、報廢的車輛、空蕩的房間……等。在這些照片中缺席的主角,那個人去樓空的「人」,正代表布希亞所謂「消失的藝術」。消失的藝術,其實暗示著那裡曾經有人,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不過,另一方面,他卻也感受到「藝術的消失」。布希亞曾利用發燒音響的概念述說著另外一種狀況,也就是在過度追求調音、放大、喇叭與多軌混音的狀態下,音樂消失了、音樂性逃逸無蹤。
↑The Note Episode 1 | Alex Rosner: Shaping the Sound of New York
其實也像 David Mancuso 曾經說的,「不是要去聽系統,你要聽的是音樂。」Mancuso 的音響工程師 Alex Rosner 將數面透明玻璃排成一列,兩側分別擺著錄音帶和一對舞者人偶,代表著音樂與聽眾,Mancuso 與他的目標就是讓聽眾如實地聽見音樂。
此時,我們再次借助 Groys 的論點。他將「策展人」的角色帶入當代藝術領域,認為策展人本身也是一個展演者(performer),他讓不可見的變成可見的。交大退休教授朱元鴻老師的一篇布希亞文章標題為:「只有那不是藝術的才還能是藝術。」單句中兩次提到「藝術」,前者代表能(藉既有體系)辨識地位的作品;後者則代表地位不明卻足以構成事件者。Groys 的策展人,所謂讓不可見的變成可見,也正是使那「不是藝術」的物件地位被正眼相看。
↑Colin Curtis | Boiler Room Manchester: Repercussion
而 DJ 在某種意義上當然也是音樂的策展人、展演者,不僅決定讓哪些不可見者變成可見,也必定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一定風險。Colin Curtis 是資深英國 DJ,橫跨50年的播放生涯,他的選曲從1960年代充滿政治意味的爵士詩,到拉丁節奏融合、當代電子舞曲;歌曲銜接的技巧也大大相異於當代善於堆疊的電子音樂,或者以唱盤為樂器製造聲響的 Hip-Hop DJ。
DJ Krush 是1980年代開始的 Hip-Hop 老將,在他的演出中能聽見各式素材的拼貼與唱盤操作技巧,這場在大中寺的演出從宗教唸白到日本傳統器樂,以及他過往創作的 Hip-Hop 以至可稱為實驗性的電子融合音樂等類型重構,是近年難得能夠一睹大師風采的紀錄。
↑DJ KRUSH at 大中寺 Daichuji / MUSO Culture Festival 2021
最後,來聽聽法國元祖級電子音樂 DJ Laurent Garnier 的非典型選曲。生涯發跡於1980年代的英國曼城,是英國早期電子音樂場景的一分子,Garnier 在這場活動的選曲橫跨古典、新世紀音樂、靈魂樂、放克、迷幻搖滾、巴薩諾瓦、非洲節奏(Afrobeat)以及當代電子舞曲。光是聆聽他以精湛的技巧自在遊走於如此寬廣的類型之間,便是極大的驚喜與享受,而他的每一首歌曲各具鮮明特色,也絕對值得聽者專注於音樂本身!
↑法國元祖級電子音樂 DJ Laurent Garnier 的非典型選曲
透過音樂,讓參與者成為共演者,以至渾然忘我,容異己於一隅。就像 David Mancuso 和 Whitney Houston 說的:愛會拯救你的壞日子、愛將拯救你的壞日子(Love saves the day/Love will save the day)!本身就是一種創造!
↑Love Will Save The Day。
◎Photo Via:Pexels, Instagram (@aforciniti)
◎Video Via:YouTube (@ResidentAdvisor, @rolandglobal, @FatboySlim, @jamesblake, @fredxanadu, @RBMA, @boilerroom, @clubberiaTV, @NaManteigaRadio, @teleb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