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觀察家

“坂本龍一留給世界的最後禮物:電影《坂本龍一:OPUS》3/15上映!回顧教授不凡的影響力,從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帶起的電音變革,徹底衝擊流行樂生態。”


陳涵

2023-2-15

電子音樂先鋒坂本龍一沒有離開!Yellow Magic Orchestra 與 Kraftwerk 用科技帶來變革,從電音拓展人性,讓音樂突破文化隔閡、流傳不斷!

科技

說起電子音樂,日本的 Yellow Magic Orchestra(成員亦廣為聽眾熟知,包括細野晴臣、2023 年初甫逝世的高橋幸宏,以及甫宣告個人最終演出、樂迷暱稱為「教授」並在2023年3月28日逝世的坂本龍一)與影響他們至深的德國前衛樂團 Kraftwerk(2013 年曾來台響應反核活動並舉辦專場演出),應是臺灣聽眾最熟悉的。這兩個樂團皆透過當時最新的科技,應用於搖滾樂、民族音樂、極簡音樂、古典音樂及各種實驗性的融合,改變了流行音樂的生態。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合照

↑被樂迷暱稱為「教授」的坂本龍一,在2023年3月28日傳出逝世消息

音樂質青臺南一日遊,踏進四四拍電音世界、在 Phowa 微醺,再來杯 Belonginn 深夜咖啡,扭轉生活不再平庸|Wazaiii 生活風格提案|

音樂質青臺南一日遊,踏進四四拍電音世界、在 Phowa 微醺,再來杯 Belonginn 深夜咖啡,扭轉生活不再平庸|Wazaiii 生活風格提案| Wazaiii 五週年「生活風格提案」,從龐大的風格資料庫,精選五種不同 Wazaiii 人的生活指南,帶你將不凡活進日常,把生活過得回味無窮。 憑著

Yohji Yamamoto — 由時光粹鍊而生的 A to Z。

Yohji Yamamoto — 由時光粹鍊而生的 A to Z。 將第一顆釦子服貼地扣上。看似斯文規矩,其實暗藏著反叛的信號,以經典裝束對抗時間與快速時尚侵略的信念、保護自己的靈魂不被奪取,在亂世浮生中執着於美感的追求,是一種滋養,也是一種療癒。 2016年12月,東京某個多雲時晴的冬日,專程前往位於西新

↑Yellow Magic Orchestra 合照

發生在大約在 1970 年代中至 1980 年代中,流行音樂經歷一場改變未來的典範轉移。就像在 1960 年代發生的插電樂器取代原音樂器,1970-80 這段時間由於科技發展成熟,合成器模擬聲響逐漸普及,衝擊原本佔據流行音樂主要地位的搖滾樂音,以電子聲響為主的「科技流行樂(Techno Pop)」或稱「合成器流行樂(Synth Pop)」成為市場中受到注目的焦點。也正是在這段期間,日本的 Roland、Korg 與 Yamaha……等廠牌推出一系列扭轉市場的經典器材,開始能與 Moog、EMS 等原先稱霸的歐洲大廠分庭抗禮。例如 Kraftwerk 經常使用Moog 的 Minimoog Model D、EMS Synthi A、Sequential Circuits Prophet 5 合成器,或者 Y.M.O. 的美國 ARP Odyssey 合成器、Korg VC-10 人聲合成器,或於《BGM》專輯巡迴中首次應用的 Roland TR-808 鼓機……等。

Kraftwerk 的原創性和衝擊性:在 1970 年代的音樂世界裡,不曾出現有如他們透過合成器所做出的厚實、超重低音聲響甚至鼓組,有興趣的朋友推薦看看上面這個專業的音樂結構重組與分析。

黑人音樂/舞曲社群幾乎是第一時間接受並挪用了這些衝擊性的音樂,深入討論,可以涉及科技與人性、音樂與身體性……等議題。

Kraftwerk

德國樂團 Kraftwerk 始於戰後西德的杜塞道夫(Düsseldorf),當時的德國正經歷某種政治與文化重建工作:1960 年代的德國年輕人不滿於上一代所背負的德國傳統和沈重的戰爭遺緒,更不滿於德國政治仍與納粹時期德國有所連結,特別是首相基辛格(Kurt George Kiesinger)還曾是納粹黨員。文化上,他們也不滿於當時的美國流行音樂以及戲院裡的義大利、法國電影。

 Kraftwerk 1978年專輯〈 The Man Machine 〉封面。

Kraftwerk 的作品重新反映了人與機械的關係,例如在《Man Machine》(1978)中便透過人聲合成器(vocoder)探討人與機械的界線,也透過與科技融合的討論延伸出與過去全然不同的「人機」或「人際」觀。透過機械發出的人聲,一如透過眼鏡看到的世界,不但能夠對應到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所謂媒介(媒體)就是人的延伸(因而也會改變人的感官知覺),也可以對應出德勒茲與瓜塔里(Gilles Deleuze and Félix Guattari)在《千高原》中所謂的「裝配(assemblage)」概念,重新界定人、人的身體與物體、人與環境、人與他人的關係。

↑Kraftwerk - Die Roboter 1978

《Vice》的音樂評論人 Rod Arcand  説:「就如 Kraftwerk 對於車輛的執迷,闡明了人與機器合而為一的這種深刻人性;Y.M.O. 也了解新科技進展能夠為社會帶來令人興奮的可能性(以及嚇癱人們的恐懼)」Yellow Magic Orchestra 所具備的前衛、律動與哲思特質無疑將 Kraftwerk 所代表的新人性論再次向前推進一步。

48HR連續玩耍密技,夏天的柏林可以不用睡了!

48HR連續玩耍密技,夏天的柏林可以不用睡了! 柏林可以說是歐洲著名的不夜城,但不管怎樣,還是比不上亞洲24小時到處可吃可買來得便捷(請快開設台灣版7-11在歐洲)。不過每到週末,柏林地鐵U-Bahn與S-Bahn從週五開始全面24小時營業,完全照料到這個派對城市的所有夜行性動物們。冬天的冰雪酷寒,一年相對只有四

短暫但燦爛的威瑪文化如今已經成為沒有標準答案的美麗神話,正如同必須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時尚遊戲,我們離不開那些神秘故事的嘆息,以及鏡花水月的風景

短暫但燦爛的威瑪文化 如今已經成為沒有標準答案的美麗神話, 正如同必須兼具理性與感性的時尚遊戲, 我們離不開那些神秘故事的嘆息, 以及鏡花水月的風景 威瑪共和 ↑法國 Cold Wave 次文化音樂風潮的代表音樂合輯〈 Des Jeunes Gens Mödernes Vol

Y.M.O.

↑Y.M.O. 中的高橋幸宏

根據「教授」的自傳《音樂使人自由》,在 1976 年,透過山下達郎,坂本龍一認識了 Happy End 的大瀧詠一,隨後又透過大瀧詠一認識了細野晴臣。而後這位被稱為「City Pop 教父」的山下達郎又介紹坂本龍一認識了前衛搖滾樂團 Sadistic Mika Band(名稱諧擬自小野洋子的 Plastic Ono Band)的高橋幸宏。1978 年 2 月,由細野晴臣召集高橋幸宏與坂本龍一,提出了籌組新樂團的想法,他的筆記本上畫著噴發的富士山、「四百萬張」,以及 Yellow Magic Orchestra。隨後的五年間,樂團席捲了全球。

↑Sadistic Mika Band 上英國音樂節目演出的片段

當時高橋幸宏(1952.6.6 – 2023.1.11)的樂團 Sadistic Mika Band 是支帶有融合爵士樂(Fusion)色彩的前衛搖滾樂團,成員包括加藤和彦(主唱/吉他手)、福井ミカ(主唱)、高中正義(吉他手)、高橋幸宏(打擊樂/鼓手)、今井裕(鍵盤/薩克斯風手)、小原禮(貝斯手,在這場演出由松村克己暫代,後由後藤次利接任)。

 
 
 
 
 
 
 
 
 
 
 
 
 
 
 

@ymo_1978 分享的貼文

Sadistic Mika Band 合照

細野晴臣(1947-)在籌組 Y.M.O. 之前,已是傳奇的搖滾樂團 Happy End、Apryl Fool 以及 Tin Pan Alley 的重量級前輩。而在這裡,Happy End 成員有:負責主唱、鍵盤與貝斯的細野、鼓手松本隆、主唱與吉他的大瀧詠一和吉他手鈴木茂。Happy End 被視為日本搖滾樂在 1960 年代末期的「日語搖滾樂論戰(日本語ロック論争)」後,第一個以日語為主要語言的先鋒團體,他們的第二張專輯《風街ろまん》則被視為里程碑。

↑Happy End-風をあつめて

至於往後於國際間名聲最高的坂本龍一,在 Y.M.O. 成立初期仍是一位藝術大學剛畢業,初出茅廬的「打工仔」,浪跡於東京前衛音樂與劇場圈,深受歐洲極簡音樂與德布西(Claude Debussy)的影響。由於三人各自不同的背景與成就,Yellow Magic Orchestra 的組合自開始就帶有融合音樂的色彩。原本應是細野晴臣 Tin Pan Alley(貝斯手細野晴臣、吉他手鈴木茂、鼓手林立夫、鍵盤手松任谷正隆) 時期以降受到異國風情音樂(Exotica)影響下的一個分枝作品,並且就如 1978 年的《Paradiso》(演出者標為細野晴臣與 Yellow Music Band,組成為)以及後來帶有電子音樂色彩、更近似 Y.M.O. 風格的《コチンの月》(科欽之月)。

細野晴臣-《コチンの月》

(明顯有電子化傾向的《コチンの月》,其中除了高橋幸宏、坂本龍一的貢獻外,不能不提到未來被稱為「Y.M.O. 第四位成員」的日本電子音樂、合成器先鋒松武秀樹,日後,他也以「Logic System」之名發行個人專輯。)

也因此,Yellow Magic Orchestra 首張專輯的日本初版,其實仍是以細野晴臣為主要演出者為名。專輯在日本由 Alfa Records 發行,初期於國內其實並未獲得巨大迴響。後在 Alfa Records 的成功操作下,Y.M.O. 的全球巡迴大獲成功(巡迴樂團成員加入了鍵盤手矢野顯子、吉他手渡邊香津美以及合成器混音的松武秀樹),幾乎是從歐美紅回日本。

 
 
 
 
 
 
 
 
 
 
 
 
 
 
 

Studio Cartoons Deluxe


延伸閱讀


想看更多作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