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音樂祭的考古與雜談
音樂祭,源自人類自古便有的聚會歡慶,例如希臘時代的酒神祭。人類學或社會學家將祭典理解為社會與宗教的儀式,帶有團結社會團體的功能。例如社會學家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考察澳洲原住民祭典得到的「集體歡騰(collective effervescence)」概念:「在儀式性的狂歡興奮中,人們感受到一股超越他們的力量,獲得一種神聖感。」
關於巴布狄倫 Bob Dylan 還有什麼好說?傳奇民謠教父的創作之路,與推動美國民權運動的「黑歷史」 夠了嗎?臺灣的 Bob Dylan 論述 關於 Bob Dylan,我們還有什麼可以說的?長年從事爵士音樂教育的提琴家謝啟彬曾指出:「……Bob Dylan 的音樂影響本來就有來自黑人的部份……可是我們這
誰是最強嘻哈饒舌作詞王?8位饒舌歌手 J. Cole、Little Simz、N.W.A、Gil Scott-Heron… 寫下抗爭血淚,歌頌時代靈魂! 在 Hip-Hop 之前,政治詩、諷刺詩 1973是 Hip-Hop 文化的誕生年,最早的「Hip-Hop 饒舌歌手」也在當時的派對中嶄露頭角,然而,饒舌
後來也有學者以「出神(trance)」來形容類似這樣的狀態,而這樣的經驗有助於人們強化群體的情感連帶,進而鞏固社群。另一方面,巴赫汀(Mikhail Bakhtin)在他對狂歡節(Carnival)的研究中指出,這種源於中世紀歐洲民間慶祝與遊行演出的傳統,帶有與官方或者精英相對的、民間的、日常生活的公共性,塑造出一種接近現代的「公共空間」與「公民社會」。
傳統上,祭典大抵而言被認為具有上述團結社群、塑造公共空間甚至某種程度上有推動創新的功能。現代形式的音樂祭大約來自二戰後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傳統,延續至今的音樂祭,例如:New Port Jazz Festival(1954-)、Montreux Jazz Festival(1967-)、Glastonbury Festival(1970-)、Reading Festival(1971-)……都是在民權運動勃興的時代開始發展。而最知名的 The Woodstock Festival(1969),在當時同樣也是以「愛、和平與音樂」為宣傳標語,訴求反越戰、非暴力、性別平權……等議題。由於開始時的目的並非營利為主,因此大多 60-70 年代的音樂節幾乎都是免費或者票價極低的。
↑The Woodstock Festival
↑1970年Glastonbury 第一屆,票價:1 英鎊。
另一個與上述同等重要的是 1967 年的 Monterey Pop Music Festival,就是「吉他之鬼」Jimi Hendrix 燒吉他的這場音樂節。這場在加州舉辦的音樂節標誌著嬉皮的「愛之夏(Summer of Love 1967)」及迷幻藥物實驗的高峰,臨床心理學家、迷幻藥物倡導者 Timothy Leary 宣告:「開啟(心靈)、協調(外界)並拋下(束縛)(turn on, tune in and drop out)。」
↑Jimi Hendrix 於1967年的 Monterey Pop Music Festival 演出
受到反文化啟發的義大利裔 DJ David Mancuso 創造了當代舞廳的前身「The Loft」,他租用曼哈頓產業外移後閒置的廠房並將其改造為地下派對、藥物實驗場所,隨著同志解放運動的石牆起義打破紐約的(同性)跳舞限制,舞廳開始普及。
↑DJ David Mancuso 與其創辦的「The Loft」
接著(恕我將以下歷史加速推進),1970 年代的迪斯可運動隨之而來、被「Disco Sucks」毀滅、1980 年代以浩室(House)音樂的名義重返芝加哥、底特律的浩室愛好者創造出自己的鐵客諾(Techno)之聲、到了 1980 年代末英國接收紐約舞廳 Paradise Garage 風格創造出 UK Garage 以及受到浩室、鐵客諾與合成器聲響實驗所創造出的銳舞場景…。
↑知名DJ Larry Levan 所駐的 Paradise Garage 創造迪斯可文化空前光景
當代 EDM 音樂節的濫觴可以追溯到 1989 年英國倫敦近郊的「第二次愛之夏(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開啟了歐陸的舞曲熱潮(圓形的黃色笑臉,你們見過的,那可是代表著藥物文化的標誌);此外在同一年夏天的西柏林也有著打著「和平、歡樂(音樂)、鬆餅(食物)(Friede, Freude, Eierkuchen)」訴求的「愛的遊行(Loveparade)」(1989-2010,而今年也即將迎來睽違十多年的重新啟動)。
↑「第二次愛之夏(the Second Summer of Love)」
↑愛的遊行(Loveparade,1998)
Coldplay 酷玩樂團酷到顧人怨?樂評人口中「平庸無聊」的音樂其實並不簡單! 酷到顧人怨,酷玩情結 對 Coldplay 酷玩樂團的最初印象是 MTV 的一則宣傳廣告,在由許多音樂錄影帶混合剪輯的廣告中,冒出了一個身著防風外套的男子走在海灘上的畫面。後來才知道這首歌叫做「黃色」,而且跟海沒關係,
聽蔡依林、五月天變俗氣,deca joins 才是好品味?主流 vs 獨立音樂到底差在哪? 主流與獨立音樂,一條逐漸模糊的界線 妳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穿著冷色系的衣服,講著冷門的話題,看著冷門的書,時至今日,已經沒人買 cd 了,還是會去逛逛誠品音樂。是的,這就是獨立音樂存在的價值,讓聽的人感覺獨特,讓買的
其他於 1990 年代開始並延續至今、臺灣電子樂迷所熟悉的電子音樂節日還有:德國 1991 年卡托維茲城(Katowice)開始的「Mayday」、1994 年曼海姆城(Mannheim)開始的「Time Warp」;1994 年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始的「Sónar」;1995 年從比利時的根特城(Ghent)發跡的「I Love Techno」……等。
↑「Mayday」(2021)
↑「I Love Techno」(2017)
如今,音樂祭已經成為許多藝人、團體接觸不同群眾的最快途徑,許多的節慶活動本身、包含音樂祭都帶著都市行銷的概念,也是世界各地發展觀光的重要指標。透過音樂祭,連結在地場館、人力與資源,並廣邀外地演出者參與,正是彼此之間交流、聯繫的機會。著名的例子,如美國德州的 SXSW 音樂與電影節;日本 Fuji Rock、Summer Sonic 兩大夏日搖滾音樂祭;荷蘭的 Amsterdam Dance Event(ADE) 電子音樂節……等,都已經不只是單純的音樂祭,也會納入其他策展、論壇等活動,以推動產業交流與發展。
↑歌手 Sia 2015年於 SXSW 音樂與電影節演出
↑2022年日本 Fuji Rock 前導預告,
↑Amsterdam Dance Event
隨著 Covid-19 疫情在全球逐漸獲得控制,臺灣官方態度也漸漸由「清零」轉向「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方向,今年下半年我們或許即將迎來睽違兩年多的旅遊鬆綁。在各國逐漸解封的同時,許多國際性的音樂祭也終於再次能夠以實體的方式回歸。例如臺灣朋友所熟悉的 Summer Sonic、Glastonbury、Burning Man……等,都將在今年夏季再次啟動。未能出國的朋友,在臺灣下半年依然也有許多值得參與的音樂活動正籌備中,自七月開始的活動如:「野人祭」、「Park Park 嘉年華」、年底的「貴人散步」……等,加上大大小小拼盤式演出的類音樂祭活動,若仔細挖掘,其實每週都有音樂活動值得參加(推薦大家關注 StreetVoice 上的活動資訊吧)。
以下列出個人推薦的國際音樂祭與下回重啟時間(依日期先後):
Glastonbury:2022,6/22-6
↑Glastonbury(2019)
Montreux Jazz Festival:2022,7/1-16
↑法國樂團 Delgres 於2021年 Montreux Jazz Festival 演出
Fuji Rock:2022,7/29-31
Rock In Japan:2022,8/6、7;11-13
↑日本樂團「南方之星」於2018年 Rock In Japan 演出
Summer Sonic:2022,8/20-1
Burning Man:2022,8/28-9/5
↑2015年 Burning Man
Rock In Rio:2022,9/2-4;8-10
↑魔力紅(Maroon 5)於2017年 Rock In Rio 演出
ADE:2022,10/19-23
SXSW:2023,3/10-9
Coachella:2023,4/14-6;21-3
至於臺灣的夏日音樂祭與下半年度活動,由於目前疫情狀態、夏日氣候因素等條件,尚未完全明朗(消息是多數將於八月後陸續舉辦),因此對樂團或獨立音樂有興趣者不妨持續關注前述 StreetVoice 網站與各大音樂祭、活動入口網站。
◎Photo Via:unsplash
◎Video Via:YouTube(@DcheJ, @corrado rizza, @kinolibrary, @Paul Van Dyk, @Sia, @Fuji Rock Festival, @BBC Music, @Montreux Jazz Festival, @Burning Man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