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年紀的「文青」們對於電影《藍色大門》應是記憶猶新,無論男主角張士豪(陳柏霖飾):「……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或女主孟克柔(桂綸鎂飾)的:「……我閉著眼睛也看不見自己,但是我卻可以看見你。」又或者海邊 1976 樂團〈愛的鼓勵〉,或者當時主打「另類音樂」的魔岩唱片所力推的新興女聲陳綺貞〈小步舞曲〉――在我們廣電系的同學聚會中、在 KTV 裡,那是絕對必唱的曲目。
轉眼 20 年,在「40 is the new 30」的現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我們連自己是不是大人好像都沒什麼概念了。說來不幸,2006 年大學畢業的我當完兵回來讀了研究所,一路唸成了 22Ker,混跡出版社與唱片行,還變成初代的「斜槓青年」。趕上了所謂《厭世代:低薪、貧窮與看不見的未來》,追求的事物、成就也隨之萎縮變「小」。從陳綺貞所代表的「小清新」文化現象,到「小日子」、「小確幸」……等概念,我們也面臨著前輩深切的擔憂與檢討,例如周奕成曾說:「台灣社會之所以還沉醉在小日子裡,還沒有深刻感受到大時代的再臨,可能是出於遲鈍也可能是自我蒙蔽。」或者社會學者趙剛所謂,小確幸「……從來不是問題的提出,所以從來也談不上問題的解決,而只是問題傷疤的濃妝豔抹……」
↑陳綺貞《漫漫長夜》演唱會
在《「小清新」是如何煉成的?》一文中,熊方瑜就以陳綺貞對於樂迷的影響、所造成的現象來分析整個世代的文藝青年們。他以文化研究學者 Raymond Willams 的「感覺結構(structure of feeling)」來描繪世代,而對於陳綺貞的歌迷而言,便是這群「在新自由主義下的青年工作者」,如何在形塑自我的過程中選擇以陳綺貞為偶像,並圍繞著他建立自我認同和生活風格。在這篇論文中,作者鉅細靡遺的討論了陳綺貞的風格與符碼,包括,首先,含蓄內斂的生活創作;其次,作為不迎合市場,專注生活的哲學音樂紀錄家;以及,在視覺文本(MV、影視形象)中陳綺貞的風格符碼,有 1. 清新、簡單、有個性,白衣裙和牛仔褲的獨立女孩 2. 哲學、攝影、文字:專注生活的現代文青。
我們已經習慣將陳綺貞視為臺灣當代流行音樂中,一位具指標性的創作歌手。相對於主流藝人所接受的包裝,陳綺貞的形象是相對簡單、少調味的(然而若我們回頭看她的早期專輯,形象倒也曾有所不同,例如在第二張專輯中顯眼的紅色鮑伯頭)。
↑陳綺貞《還是會寂寞》封面就頂著紅髮的鮑伯頭
不過,在音樂的曲式與結構上,抱著吉他「唱自己的歌」卻也不只屬於這晚近的 20 年。馬世芳在〈小清新不是從陳綺貞開始的〉上溯至民歌手洪小喬「……在電視螢光幕抱著木吉他,彈唱自己寫的那些歌,關於花朵與流雲、關於愛情與旅行。」在同篇文章中,他也提到民歌手如李雙澤等人,能「正面扛起國族和鄉土」,並且不迴避所謂「大時代」。
若 40 年前的民歌手可以扛起「大」時代;20 年前我輩所好的創作歌手、樂團被視為「小」清新;那麼這年代的獨立樂團、民謠歌手們大概就是被「微」社交軟體、交友軟體所形塑的下一個世代了。小清新也許沒有這麼「宏大」的關懷,但那恐怕是因為這個體系已經滲入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接下來的世代,其身、心所能感受到的,必須整合的事物也更加的細節化。
另一方面,就如林濁水在評論小清新的時候所說:「……唱歌是小事嗎?但歌者的能量到了一個程度,她大概就會被推上去和結構碰撞……」他以張懸(安溥)於英國面對中國網民的挑戰為例,指其就如同父親焦仁和「立場堅定,做法柔軟」的處理了「臺灣如何表述自己的政治問題」。在政治緊縮的環境中,如何光明正大的談論生活的各個方面、談論細節,尋求立足之地,怕也不見得是個小的問題。
最後,要是問起對我而言陳綺貞的音樂有什麼意義?我會說那是在生命中某些時刻裡,曾經喜歡過的、代表某些人事物的註腳。貌似輕巧的帶過,卻勾勒出清晰的圖像。終究,我們已經是大人。
◎Photo Via: 達志影像、INSTAGRAM (@russellchasing)
◎Video Via: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