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被高壓、焦慮與孤獨包圍的社會裡,「癒合」成了我們共同的渴望。當傳統心理諮商或藥物治療無法滿足所有需求時,動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正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並以其溫柔卻深刻的方式,改變著無數人的生命軌跡。
動物,不只是寵物,而是情緒的療癒者。牠們無聲的陪伴、穩定的氣場與無條件的接受,為人類提供了「不被評價的空間」。這種由非語言互動所建構的安全場域,使得動物在心理治療領域中被視為「非語言的輔助治療師」。不論是孩童、長者,還是身心創傷者,在與動物互動的過程中,他們逐漸打開心房、建立自信,甚至找回對生活的希望。
↑動物輔助治療(Animal-Assisted Therapy, AAT)正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並以其溫柔卻深刻的方式,改變著無數人的生命軌跡。
吸貓最療癒!資深貓奴狗派的10大日常症頭,你中幾項?為了牠們願意鏟屎一輩子! 現代人養寵物的比例愈來愈高,尤其是養狗狗和貓貓最為大眾,相信在你我身邊一定不乏許多愛貓和愛狗的朋友,逛書店更能看到不少相關的書籍或繪本,甚至總是有賺人熱淚的貓咪、狗兒電影作品上映,像是有百萬粉絲愛戴的《黃阿瑪的後宮生活》、《活了一百萬次
社畜累如狗?4組人生勝利組貓貓狗狗 IG、YOUTUBE、Tiktok 抖音秀出國旅遊、私人飛機…牠們的生活過得比你好! 進入充滿過節氣氛的12月,城市裡已隨處可見聖誕樹的斑斕蹤影。熙熙攘攘的人們,紛紛開始為年底的聖誕與跨年活動奔走。雖然,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局可去,就算沒有要參加派對,至少也要對自己好一點。畢竟這一
回顧人類的歷史就可以發現,人與動物的互動從來不只是實用的合作而已。在古羅馬時代,馬被用於負傷士兵的復健;20世紀的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波里斯・列文森(Boris Levinson)更因愛犬「Jingles」在諮商過程中,意外促進孩子的語言表達,因而正式提出「寵物療法」一詞,開啟現代動物輔助心理學的先河。
當人們與動物之間的眼神接觸、撫摸或互動會促使分泌「愛情荷爾蒙」催產素(Oxytocin)。這種荷爾蒙不僅強化親密關係,還能降低焦慮、提升信任與同理心,並促進心理安全感。有趣的是,研究指出,與貓互動時的催產素分泌可能甚至高於與狗的接觸。
↑當人們與動物之間的眼神接觸、撫摸或互動會促使分泌催產素,降低焦慮、提升信任與同理心,並促進心理安全感。
其次是與情緒調節密切相關的血清素(Serotonin)與多巴胺(Dopamine)。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在與動物互動中上升,使人心情愉悅,動力提升。同時,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的濃度也在與動物互動後顯著下降,進一步緩解身心壓力。
在神經層次上,腦電波研究顯示,與動物互動能促進α波(放鬆狀態)與β波(集中注意力)的活性,進一步改善注意力與心理彈性。此外,與魚類、水族箱的觀察互動甚至能降低血壓與心跳頻率,顯示出其在情緒穩定與心血管保健上的潛力。
↑而「寵物療法」之所以動人,也是因為每個案例都牽動著人們最深層的情感經驗。
而「寵物療法」之所以動人,也是因為每個案例都牽動著人們最深層的情感經驗。在日本,有一隻叫做「にこり」的治療犬,他是一隻由黃金獵犬與貴賓犬混種而成的溫馴犬。每天會定期走訪高齡照護機構。有一天,「にこり」陪在一位幾乎不說話的失智阿嬤旁邊,當阿嬤撫摸牠的毛時,竟低聲說出:「這讓我想起以前那隻叫作小八的狗……」隨後淚流滿面。原來,他多年沒有跟社工人員提到的童年往事,就在這一刻被喚醒。這一幕深深觸動了在場的醫護社工還有家屬。
在美國,一位名為 Emily 的15歲少女,因長期憂鬱與焦慮幾乎拒絕與人互動。然而,在治療犬的陪伴下,她漸漸放下防衛,開始主動與心理師交談,甚至願意出門參加活動。她的父母激動地表示:「我們從沒想過一隻狗可以讓女兒重新打開心門。」在美國密西根州,一位陷入昏迷的女性病患,在治療犬 Elsa 造訪病房時竟微微張開雙眼,並有手部反應。這個現象儘管醫學上無法完全解釋,但所有在場者皆認為,這是來自動物與人之間深層連結的奇蹟。
↑貓同樣展現驚人的安撫效果,與貓咪互動後,超過八成的高齡者血壓下降。
不只是狗,貓同樣展現驚人的安撫效果。有研究指出,與貓咪互動後,超過八成的高齡者血壓下降。如果一邊跟貓咪聊天、撫摸牠們,甚至只是靜靜地看牠們睡覺,都能讓長者放鬆心情、增進與人交流的意願。這樣的變化,不只來自生理數據,更來自情緒上的連結。尤其是自閉症孩童在與貓、狗或天竺鼠互動後,不但情緒更穩定,也更願意與同儕溝通。這些療癒動物提供了一個「無需語言」的互動空間,讓孩子們感受到被接納的安全感,進而擴展社交與表達能力。
從家庭、友情到愛情、寵物,簡單一句「我愛你」卻擁有無限力量,此時此刻就是最好表達「愛」的時機!|Wazaiii達人說愛| 解封之後的2023年,我內心有個塵封的角落忽然甦醒,那裡也許是在外飄泊多年從未碰觸的地方,因為一個長達三年的封印而蠢蠢欲動、伺機而出。待自由來臨之時,便一觸即發,不可收拾。 ↑經
|Wazaiii專訪|「諾亞方舟動物同樂會」寵物溝通專訪—「我們真的很喜歡摸摸。」汪星人侵略地球攻防術大公開 ! 2020年底,農委會統計,全台貓犬數量和15歲以下兒童數量迎來黃金交叉,汪星人首次超越小孩數量,成功霸佔爸爸、媽媽的心中首位!仔細想想汪星人的崛起,完全可從生活中看出端倪,不僅各種寵物餐廳、周邊商品越
↑Pet Partners。
目前,歐美與日本許多醫療與教育單位已將動物輔助療法納入正式治療計畫,並設有嚴格的動物訓練、飼主專業證照與動物福利條件。以英國「Pet Partners」與美國的「Therapy Dogs International」為例,皆要求治療動物通過行為測試與定期健康檢查,並尊重動物的意願與情緒,避免過度勞動或被迫互動。
↑Therapy Dogs International。
此外,心理學界也逐漸重視動物參與對於特定族群(如自閉症、認知障礙、焦慮症患者等)的療效。多項研究證實,動物互動能顯著降低皮質醇(壓力荷爾蒙)與心率,提高血清素與多巴胺的分泌,這些都是衡量情緒穩定的生理指標。動物輔助治療的療效不只是心理上的「感覺好些了」,而是有其堅實的生理與神經機制支持。最關鍵的核心,在於與動物互動時所引發的「幸福荷爾蒙」分泌。
↑穩定的存在與真誠的關注才是 AAT 的關鍵。
不過,即便有這些令人欣喜的案例,回到源頭,我們也應思考「被療癒者」與「療癒者」之間的平衡:動物不是工具,而是共生的夥伴。療癒的真正核心,不只是解決症狀,而是要重建一種有愛、信任、尊重與互相理解的連結——而動物,正是這份連結最純粹的象徵。要知道動物不僅是陪伴者,更是「非語言的治療師」;牠們不會批判、不會要求,只有穩定的存在與I真誠的關注,讓人們在與牠們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安全感、尊重與愛。這種深層的情感連結,使得 AAT 成為一種跨越年齡、語言與文化障礙的療癒工具。
◎Photo Via:Unsplash, INSTAGRAM(@petpartners,@therapy_dogs_international)